黃愛國同志為貴州生產基地員工上黨課
6月2日,貴州生產基地黃愛國同志為全體員工上了一堂題為《王震同志傳奇歷史》的革命傳統教育黨課。
黃愛國同志雖然是今年2月份入職的新員工,但是他可是在新疆當兵入伍28年的正團級“老兵”了。源于他對新疆的特殊感情,他結合自已的親身經歷為大家生動的講述了原副主席、國務院副總理、開國上將王震同志感人的革命故事。
1941年3月初,王震親率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。南泥灣幾十里荒無人煙。部隊進駐時,下雪天冷,寒風刺骨,夜間露宿,虎嘯狼嚎。為了御寒和防野獸襲擾,王震與戰士們一起點起堆堆篝火。他帶領部隊搭窩棚、挖窯洞,在荒坡上安營扎寨。提出了“一把镢頭一支槍,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”的口號,規定從旅長到每一個戰士,無一例外地參加生產,開荒種田。王震身先士卒,和戰士一起開荒,雙手打滿了血泡。在他帶動下,部隊掀起了你追我趕的勞動競賽,僅1941年,全旅就開荒1.1萬畝。
王震帶領三五九旅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,把一個遍布荊棘的荒山深林變成了“平川稻谷香,肥鴨滿池塘。到處是莊稼,遍地是牛羊”的“陜北好江南”。同時,還大力發展了工業、運輸業和商業,做到經濟和財政全部自給,有力地推動了邊區大生產運動,支援了抗日前線。
南泥灣精神是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。這種精神,是求生存、謀發展的一種志氣和自信,它的影響力已跨越了戰爭時期,而不斷影響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及現在。
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,由于新疆當地的局勢較為復雜,黨中央一致決定讓王震將軍鎮守新疆,并擔任西北局委員兼任新疆分局第一書記。王震將軍嚴格貫徹黨中央的指示,積極在新疆地區開啟改革和剿匪等多項工作,并倡導新疆當地的老百姓大力發展農業體制。
王震將軍親自帶領解放軍戰士們跑遍大半個新疆,將那些可以利用的荒地全部開墾成種植的農業用地,興建水利工程。他不僅解決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問題,還解決了17萬新疆駐軍的物資用度,為新疆的后續建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。王震將軍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首位新疆領導人物,對新疆當地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。
課后,集團黨委副書記毛國圣說,這是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黨課,南泥灣精神是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,建設新疆精神是南泥灣精神的傳承和延續。目前,公司處于新能源轉型階段,同樣也面臨諸多挑戰,而我們現在的條件要強的太多,我們是不是能從老一輩革命家身上汲取到寶貴的精神力量?我們要敢于擔當,加強學習,做好本職工作,展現出自己的才能。這里有許多貴州籍員工,你們幾個月后要回到家鄉到貴州分公司工作。我希望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管理崗位,成為公司的棟梁之材。老員工要起到帶頭作用,多幫助新員工學習成長,齊心協力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。